保定市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大山深处的回响 [复制链接]

1#

本文转自:人民网

人物小传

刘玉民,年生,年参加工作,年入党,历任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坡仓乡乡长、城管处主任、牛岗乡党委书记等职务。年,获评第七届河北省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”。年1月29日,因突发心梗,抢救无效离世,年仅57岁,他的故事永远留在了白沙河畔,写进了太行深处。

“不跑官、不要官,组织让干什么就干什么。为官一任,就是要给老百姓做点事”

年,刘玉民从县直部门调任到山区乡镇工作,任坡仓乡乡长;年,调任城管处任主任。年7月21日晚,易县境内普降大雨。睡不着觉的刘玉民,开着车在辖区内一条街一条街地转,查路况、看险情。面对群众到城管处上访,刘玉民总是耐心细致地给大家伙儿做思想工作,很多群众因此和他成为朋友,有啥事都会找他聊聊。

年,刘玉民被任命为牛岗乡党委书记。当时的牛岗乡是全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,地处偏远、交通闭塞,基础条件差,百姓收入低。牛岗乡所辖10个行政村有8个是贫困村,全乡余口人里有20%以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。人均耕地不足1亩,基本上还都是沙漏地和坡脚次地,每年种植一茬玉米,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元。当时,就连乡机关办公用房也属危房,正在维修,乡干部只能在当地学校的几间旧房里办公。

“事儿都是人干出来的,越是苦地方,越是穷地方,越需要我们党员干部!”刘玉民没有半点迟疑和埋怨。从上任的那一刻起,他就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了下去。

“得为老百姓做点事,让他们过上好日子。”抱定这样的想法,他一个村一个村地转、一条沟一条沟地看,爬过山、趟过河,脚板磨出了血泡,捏着地里的土疙瘩,他心里就想着、盼着什么时候能把这变成老百姓的金疙瘩。一有时间,刘玉民就拉着“两委”干部、党员和村民代表走村串户到种养大户、贫困群众处听建议、听想法,大家伙儿都知道乡里来了位瘦巴巴、接地气的“刘书记”。同时,刘玉民又多次拜访曾经在牛岗工作过的领导和牛岗籍在外发展人员,听取大家对牛岗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。

在保定参加的一场培训课上,老师讲到了“三优”富士苹果,刘玉民一下子生出了发展苹果产业的念头。他通过朋友找到河北农大专家解金斗,帮助谋划思路。

据了解,牛岗乡地处偏远、交通不便、有山没矿,发展工业很不现实。如何充分利用气候、土壤、山场广阔等先天自然条件,变劣势为优势,在农业上做文章,发展高效农业,带动群众脱贫致富,成为刘玉民与专家们亟待解决的问题。经过河北农大专家教授、县林业、农业等有关县直部门技术人员多轮实地踏查,牛岗乡的发展路径一步步清晰起来。最终,“推进脱贫攻坚、发展苹果产业、建设林果专业乡”成为牛岗乡的发展方向。

方向定了,村里的干部群众却打起了退堂鼓。村里人祖祖辈辈种玉米,旱涝保三分,穷是穷了点,但也不至于挨饿。一说种苹果,大家心里都没底。面对这一情况,刘玉民从改变乡亲们的思想意识入手,先后组织乡村干部、村民代表、种植大户、有投资意向的企业经理余人次,到顺平县、平山县等苹果基地参观取经、开拓思路。他还和乡里的干部带上电脑、视频、技术资料,走村入户,掰开揉碎地给乡亲们讲解牛岗种苹果的地质优势、发展前景。

“我们不仅要种苹果,还要把苹果种好,种出真正的好苹果。”在他的努力下,牛岗乡与河北农大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牛岗乡被列为“河北农大科技产业示范园区”,牛岗苹果在技术指导与培训等方面有了强大的科技支撑。年,牛岗乡开设“科教兴农讲堂”,邀请河北农大苹果专家进行培训,平日里操持惯了锄头镐头的老百姓们开始拿起了纸笔。为了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,牛岗乡经多方筹措资金,在骆驼峪村建起50亩苹果精品科技示范园。

“没想到咱牛岗真能种苹果!”“这苹果个儿可不小!”“你尝尝,还真是挺甜!”……丰收时节,刘玉民把当地老百姓请到果园里参观品尝,看着树上红彤彤的苹果,听着乡亲们的对话,想像着山上山下牛岗苹果满坡的景象。刘玉民坚信,只要干下去,肯定能把事儿干成。

“只要对牛岗乡好,对老百姓好,让我把心掏出来都行”

“种玉米遇上好年景,每亩产量斤,每斤1元,每亩毛收入元。还得去掉人工、种子、化肥等花费,每亩纯收入也就多元。种植苹果就不一样了,每亩纯收入少说也得几千元。”这是刘玉民给老百姓算的一笔经济账,刘玉民说,自己就是农民,农民就得说农民的话。

土地分散在一家一户,一旦管理不到位,就是种上苹果树也难保障收益。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百姓利益,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,刘玉民就自己查资料,没日没夜地琢磨。“他这个人忒拧,只要想干的,八匹马都拽不回来。”时任牛岗乡乡长的杨旭说,刚开始那两年,哪哪儿都难。要没有刘书记那股“拧劲”,恐怕就不会有现在的牛岗。

功夫不负苦心人。刘玉民凭着这股“拧劲”,最终提出了一套“支部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发展新模式。年,在乡里的支持指导下,由台底村党支部牵头,率先在全乡成立了“苹硕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”,实行生产设备、生产资料、管理技术“三统一”和土地、劳务、资金“三入股”。土地入股即农户以自己的承包地入股,不愿将承包地入股的农民,按每年每亩元流转给愿意土地入股的农民,还可以进行土地互换,达到愿种地的能种地、愿入社的能入社,解决了土地分散难集中、分散经营难管理、产业化发展难统一的问题;劳务入股即老人和妇女到合作社打工,就近务工,工资入股参加分红,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;资金入股即动员村内比较富裕的农户投入资金入股,解决了后续管理资金不足的问题,实现共同富裕。这一产业发展模式既充分保证了群众利益,也便于科学精细管理,实现农户、合作社和村集体三受益。

现如今,全乡成立林果专业合作社7家,注册林果企业3家,成立科技培训中心1处,建立精品科技示范园1处。牛岗乡苹果种植面积已辐射台底、骆驼峪、柳树片、座山台、牛岗村、碾子台六个村达0多亩,产量突破万斤,全乡人均收入达到元。牛岗乡也从全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成为了全县的脱贫样板。

“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要有颗大‘心’,凡事都应该用心去做”

因为工作忙碌,刘玉民的母亲每次住院,他都未能陪护;因为工作忙碌,唯一的女儿刘晨曦上学期间,他也未能接送。周末一有时间,妻子李淑新就会陪着刘玉民在牛岗围着地块、山坡、河套转苹果,夫妻二人一起看着苹果树在土地上扎根、开花、结果。

“要有颗大‘心’,凡事都应该用心去做。要以救死扶伤为己任,争取成为一名医学大家。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要像大地那样,容百川、纳万物,善待每一个人。”刘玉民在女儿刘晨曦选择从医参加工作后对她说。

年,操劳过度的刘玉民开始出现半身麻木、走路不稳、吃不下饭等症状。动脉堵塞、胃出血、肾衰等疾病伴随着他走过了最后的几年。病重期间,刘玉民还在给解金斗教授打电话,咨询苹果树如何有效应对“倒春寒”的问题。年,因身体原因,刘玉民被调回县直。年,牛岗苹果通过有机认证,并注册了“大美易州牛岗”商标,“我在牛岗有棵苹果树”认领活动在台底村启动。刘玉民受邀,抱病坚持回到了这片令他魂牵梦萦的土地。乡亲们选了一棵长得最好、挂果最多的树要送给他,被他婉辞拒绝。他说:“牛岗苹果产业发展不是哪个人的功劳,离不开党的好政策,离不开各级部门的支持,离不开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,这是属于大家共同的成果。我只希望,随着产业发展不断壮大,我们能有机会更好地回报家乡、回报社会。”(冯英华)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